记者吴晓静报道
这几天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可谓“群星”闪耀。如果你身在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现场,不仅可以看到众多职工创新成果,还能偶遇各级劳模工匠。说不定刚刚为你讲解职工先进操作法的,就是大国工匠!在全国总工会的支持下,五位来自省外的大国工匠应邀出席交流活动,并与四位浙江的大国工匠一同发布2024年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企业职工创新工作站和先进职业操作法。一起来听听他们参加活动的感受。
“在浙江,我感受到了两个热度——职工创新氛围热烈,职工创新的热情高涨。”刚刚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的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许振超表示,浙江的职工创新体系为青年职工提供了技能成才的机会,创新工作室、名师带徒活动等一系列创新矩阵,鼓舞更多青年职工由“工”变“匠”。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在现场介绍了自己的创新历程,他认为,这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具体实践的成果。如何才能成为高质量人才?他结合自己的体会,向浙江职工分享了9个“致”:致真、致诚、致用、致新、致善、致美、致勤、致劳、致爱。
浙江职工创新的风采给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数控车高级技师胡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浙江的职工创新工作,我认为是走在前列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帮助。创新交流活动这个平台对职工来说非常重要,是一个提供帮助和展示才华的舞台。”他寄语年轻人,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解决问题是一种更强的能力,能为别人提供帮助则是最大的能力。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近40年,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捞纸工、周东红宣纸研究所副所长周东红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工匠精神,也希望以此感染更多人,去实现人生的梦想。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技能带头人张冬伟在活动现场遇到了全国劳模、中国能建浙江火电培训中心副经理陈立虎,同为焊工的两人饶有兴致地交流起来。“我是一名来自上海的工匠,这次与很多浙江的工匠就创新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交流,受益匪浅。回去以后,我想把学到的这些东西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继续做更多有益的探索,为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冬伟说。
在职工先进操作法成果馆,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竺士杰正在演示自己的操作法。此次交流活动,他的参与度直接“拉满”,不仅在开幕式上发表了宣言,还带来了自己的最新创新成果。竺士杰坦言:“一路走来,我的感受太深了,浙江一直大力支持我们一线职工的小创造小发明,从2007年以我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到现在,我们码头的吞吐量在飞速发展,我的操作法也在不断更新迭代,目前已经到了4.0版本,属于数字远控操作的范畴。”
“作为技术工人,我们不仅在技术上要创新,更需要在标准化建设上创新。”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原高级技师黄金娟鼓励浙江职工持续聚焦科技创新,坚定不移地推动国际标准的重大突破,为中国制造技术走出国门,为全球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在智慧化转型的大潮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滨江供电分公司服务拓展班班长徐川子有了更强的动力,她希望以科技为力、以智慧为眼,与全省职工一同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用智慧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把攻破世界前沿核心技术作为己任的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罗明浩表示:“创新是我们芯片行业能够生存的唯一选项。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要成为技术精湛、具有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奋斗者。”
大国工匠的激励言犹在耳。正如在创新交流活动开幕式上,四位我省的大国工匠携手发出响亮宣言:“随着浙江省职工创新工作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自豪地说,世界创新看中国,中国创新看浙江,浙江创新看我们!”
记者吴晓静报道
这几天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可谓“群星”闪耀。如果你身在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现场,不仅可以看到众多职工创新成果,还能偶遇各级劳模工匠。说不定刚刚为你讲解职工先进操作法的,就是大国工匠!在全国总工会的支持下,五位来自省外的大国工匠应邀出席交流活动,并与四位浙江的大国工匠一同发布2024年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企业职工创新工作站和先进职业操作法。一起来听听他们参加活动的感受。
“在浙江,我感受到了两个热度——职工创新氛围热烈,职工创新的热情高涨。”刚刚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的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许振超表示,浙江的职工创新体系为青年职工提供了技能成才的机会,创新工作室、名师带徒活动等一系列创新矩阵,鼓舞更多青年职工由“工”变“匠”。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在现场介绍了自己的创新历程,他认为,这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具体实践的成果。如何才能成为高质量人才?他结合自己的体会,向浙江职工分享了9个“致”:致真、致诚、致用、致新、致善、致美、致勤、致劳、致爱。
浙江职工创新的风采给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数控车高级技师胡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浙江的职工创新工作,我认为是走在前列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帮助。创新交流活动这个平台对职工来说非常重要,是一个提供帮助和展示才华的舞台。”他寄语年轻人,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解决问题是一种更强的能力,能为别人提供帮助则是最大的能力。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近40年,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捞纸工、周东红宣纸研究所副所长周东红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工匠精神,也希望以此感染更多人,去实现人生的梦想。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技能带头人张冬伟在活动现场遇到了全国劳模、中国能建浙江火电培训中心副经理陈立虎,同为焊工的两人饶有兴致地交流起来。“我是一名来自上海的工匠,这次与很多浙江的工匠就创新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交流,受益匪浅。回去以后,我想把学到的这些东西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继续做更多有益的探索,为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冬伟说。
在职工先进操作法成果馆,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竺士杰正在演示自己的操作法。此次交流活动,他的参与度直接“拉满”,不仅在开幕式上发表了宣言,还带来了自己的最新创新成果。竺士杰坦言:“一路走来,我的感受太深了,浙江一直大力支持我们一线职工的小创造小发明,从2007年以我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到现在,我们码头的吞吐量在飞速发展,我的操作法也在不断更新迭代,目前已经到了4.0版本,属于数字远控操作的范畴。”
“作为技术工人,我们不仅在技术上要创新,更需要在标准化建设上创新。”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原高级技师黄金娟鼓励浙江职工持续聚焦科技创新,坚定不移地推动国际标准的重大突破,为中国制造技术走出国门,为全球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在智慧化转型的大潮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滨江供电分公司服务拓展班班长徐川子有了更强的动力,她希望以科技为力、以智慧为眼,与全省职工一同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用智慧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把攻破世界前沿核心技术作为己任的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罗明浩表示:“创新是我们芯片行业能够生存的唯一选项。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要成为技术精湛、具有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奋斗者。”
大国工匠的激励言犹在耳。正如在创新交流活动开幕式上,四位我省的大国工匠携手发出响亮宣言:“随着浙江省职工创新工作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自豪地说,世界创新看中国,中国创新看浙江,浙江创新看我们!”
记者吴晓静报道
这几天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可谓“群星”闪耀。如果你身在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现场,不仅可以看到众多职工创新成果,还能偶遇各级劳模工匠。说不定刚刚为你讲解职工先进操作法的,就是大国工匠!在全国总工会的支持下,五位来自省外的大国工匠应邀出席交流活动,并与四位浙江的大国工匠一同发布2024年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企业职工创新工作站和先进职业操作法。一起来听听他们参加活动的感受。
“在浙江,我感受到了两个热度——职工创新氛围热烈,职工创新的热情高涨。”刚刚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的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许振超表示,浙江的职工创新体系为青年职工提供了技能成才的机会,创新工作室、名师带徒活动等一系列创新矩阵,鼓舞更多青年职工由“工”变“匠”。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在现场介绍了自己的创新历程,他认为,这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具体实践的成果。如何才能成为高质量人才?他结合自己的体会,向浙江职工分享了9个“致”:致真、致诚、致用、致新、致善、致美、致勤、致劳、致爱。
浙江职工创新的风采给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数控车高级技师胡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浙江的职工创新工作,我认为是走在前列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帮助。创新交流活动这个平台对职工来说非常重要,是一个提供帮助和展示才华的舞台。”他寄语年轻人,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解决问题是一种更强的能力,能为别人提供帮助则是最大的能力。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近40年,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捞纸工、周东红宣纸研究所副所长周东红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工匠精神,也希望以此感染更多人,去实现人生的梦想。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技能带头人张冬伟在活动现场遇到了全国劳模、中国能建浙江火电培训中心副经理陈立虎,同为焊工的两人饶有兴致地交流起来。“我是一名来自上海的工匠,这次与很多浙江的工匠就创新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交流,受益匪浅。回去以后,我想把学到的这些东西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继续做更多有益的探索,为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冬伟说。
在职工先进操作法成果馆,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竺士杰正在演示自己的操作法。此次交流活动,他的参与度直接“拉满”,不仅在开幕式上发表了宣言,还带来了自己的最新创新成果。竺士杰坦言:“一路走来,我的感受太深了,浙江一直大力支持我们一线职工的小创造小发明,从2007年以我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到现在,我们码头的吞吐量在飞速发展,我的操作法也在不断更新迭代,目前已经到了4.0版本,属于数字远控操作的范畴。”
“作为技术工人,我们不仅在技术上要创新,更需要在标准化建设上创新。”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原高级技师黄金娟鼓励浙江职工持续聚焦科技创新,坚定不移地推动国际标准的重大突破,为中国制造技术走出国门,为全球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在智慧化转型的大潮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滨江供电分公司服务拓展班班长徐川子有了更强的动力,她希望以科技为力、以智慧为眼,与全省职工一同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用智慧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把攻破世界前沿核心技术作为己任的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罗明浩表示:“创新是我们芯片行业能够生存的唯一选项。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要成为技术精湛、具有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奋斗者。”
大国工匠的激励言犹在耳。正如在创新交流活动开幕式上,四位我省的大国工匠携手发出响亮宣言:“随着浙江省职工创新工作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自豪地说,世界创新看中国,中国创新看浙江,浙江创新看我们!”
记者吴晓静报道
这几天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可谓“群星”闪耀。如果你身在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现场,不仅可以看到众多职工创新成果,还能偶遇各级劳模工匠。说不定刚刚为你讲解职工先进操作法的,就是大国工匠!在全国总工会的支持下,五位来自省外的大国工匠应邀出席交流活动,并与四位浙江的大国工匠一同发布2024年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企业职工创新工作站和先进职业操作法。一起来听听他们参加活动的感受。
“在浙江,我感受到了两个热度——职工创新氛围热烈,职工创新的热情高涨。”刚刚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的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许振超表示,浙江的职工创新体系为青年职工提供了技能成才的机会,创新工作室、名师带徒活动等一系列创新矩阵,鼓舞更多青年职工由“工”变“匠”。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在现场介绍了自己的创新历程,他认为,这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具体实践的成果。如何才能成为高质量人才?他结合自己的体会,向浙江职工分享了9个“致”:致真、致诚、致用、致新、致善、致美、致勤、致劳、致爱。
浙江职工创新的风采给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数控车高级技师胡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浙江的职工创新工作,我认为是走在前列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帮助。创新交流活动这个平台对职工来说非常重要,是一个提供帮助和展示才华的舞台。”他寄语年轻人,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解决问题是一种更强的能力,能为别人提供帮助则是最大的能力。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近40年,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捞纸工、周东红宣纸研究所副所长周东红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工匠精神,也希望以此感染更多人,去实现人生的梦想。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技能带头人张冬伟在活动现场遇到了全国劳模、中国能建浙江火电培训中心副经理陈立虎,同为焊工的两人饶有兴致地交流起来。“我是一名来自上海的工匠,这次与很多浙江的工匠就创新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交流,受益匪浅。回去以后,我想把学到的这些东西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继续做更多有益的探索,为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冬伟说。
在职工先进操作法成果馆,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竺士杰正在演示自己的操作法。此次交流活动,他的参与度直接“拉满”,不仅在开幕式上发表了宣言,还带来了自己的最新创新成果。竺士杰坦言:“一路走来,我的感受太深了,浙江一直大力支持我们一线职工的小创造小发明,从2007年以我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到现在,我们码头的吞吐量在飞速发展,我的操作法也在不断更新迭代,目前已经到了4.0版本,属于数字远控操作的范畴。”
“作为技术工人,我们不仅在技术上要创新,更需要在标准化建设上创新。”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原高级技师黄金娟鼓励浙江职工持续聚焦科技创新,坚定不移地推动国际标准的重大突破,为中国制造技术走出国门,为全球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在智慧化转型的大潮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滨江供电分公司服务拓展班班长徐川子有了更强的动力,她希望以科技为力、以智慧为眼,与全省职工一同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用智慧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把攻破世界前沿核心技术作为己任的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罗明浩表示:“创新是我们芯片行业能够生存的唯一选项。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要成为技术精湛、具有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奋斗者。”
大国工匠的激励言犹在耳。正如在创新交流活动开幕式上,四位我省的大国工匠携手发出响亮宣言:“随着浙江省职工创新工作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自豪地说,世界创新看中国,中国创新看浙江,浙江创新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