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性电子雷管主控芯片。
项目名称:
高可靠性电子雷管主控芯片
重大突破:
每颗芯片里面都有“身份证”,有一个密码。那么,这些电子雷管在什么地点起爆、在什么时间起爆,都能得到管理,大大提高了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记者吴晓静报道 一块盘子大小的硅片,竟能切割出5200多颗芯片!在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现场,行业大咖们纷纷拿出了“真家伙”。你一定不能错过职工先进操作法成果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杭州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梁骏带来了他的高可靠性电子雷管主控芯片运用操作法。这款芯片于昨日获得了2024年浙江省首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一等成果。
别看这些小小的芯片,迸发出的“能量”超乎想象。该成果主要用于基建和矿产开发。它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变化?梁骏举了个例子,“比如拆除一幢楼房,以往火药控制的爆破没有办法决定它的走向。但是有了电子雷管的控制,你让它往东倒,它一定不会往西倒。爆破效果特别好,可以精确到毫秒。”
更为明显的优势在于,每颗芯片里面都有“身份证”,有一个密码。那么,这些电子雷管在什么地点起爆、在什么时间起爆,都能得到管理,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大大增加。这一成果不仅响应了国家号召,实现电子雷管从生产、存储、运输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有效监控,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还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早前使用国外的电子雷管,一发就要100美元。国内整个产业链发展到现在,一发电子雷管的价格只需要十几元人民币。”梁骏说,电子雷管在全国的用量一年近10亿发,其所在公司现在的供应量约1亿发。
活动现场,记者在梁骏的指导下,尝试了一次虚拟“点火”。在一个比手机略大一些的控制器上,只需要两个步骤,电子雷管的演示灯就一个接一个亮起来。“灯亮了,就代表起爆了。”梁骏说。此次演示的产品,是梁骏特意为本次活动设计的简易版本,更通俗易懂,让来现场参观的职工朋友,可以一睹这款芯片的神奇之处。
一番体验下来,不得不感叹,难怪这款产品被矿工们亲切地称为“露天王”。其背后,是梁骏和他的团队白天下矿山、钻隧道,向一线炮工老大哥请教爆破知识,晚上在实验室模拟场景、优化方案,从而研发出来的成果。经过几年的迭代升级,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已经是第三代产品。与之前的两代相比,其最大的改进是“确保绝对安全”。
“任何领域,只要找到能推动行业进步的那个‘点’,都有机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梁骏表示,“就比如爆破行业,非常传统,我们依然可以实现创新。把新的技术引进来,解决掉它在安全性方面的老难题。对我们企业来说,不仅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也能够在市场中获得利润,一举多得。”
梁骏同时提到,国家对产业的政策支持非常重要。他的这项成果正是因为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市场进行了普及,才能够实现有问题马上就能迭代更新,并带动起整个产业链,降低成本,让相关企业都用得起电子雷管。
能在这次创新交流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操作法,梁骏认为非常有意义。“大力推广职工创新活动,对职工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参与进来、行动起来。”梁骏希望借此机会,通过自己的故事,传递出一个信念——创新路上,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
梁骏在进行芯片测试。
高可靠性电子雷管主控芯片。
项目名称:
高可靠性电子雷管主控芯片
重大突破:
每颗芯片里面都有“身份证”,有一个密码。那么,这些电子雷管在什么地点起爆、在什么时间起爆,都能得到管理,大大提高了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记者吴晓静报道 一块盘子大小的硅片,竟能切割出5200多颗芯片!在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现场,行业大咖们纷纷拿出了“真家伙”。你一定不能错过职工先进操作法成果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杭州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梁骏带来了他的高可靠性电子雷管主控芯片运用操作法。这款芯片于昨日获得了2024年浙江省首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一等成果。
别看这些小小的芯片,迸发出的“能量”超乎想象。该成果主要用于基建和矿产开发。它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变化?梁骏举了个例子,“比如拆除一幢楼房,以往火药控制的爆破没有办法决定它的走向。但是有了电子雷管的控制,你让它往东倒,它一定不会往西倒。爆破效果特别好,可以精确到毫秒。”
更为明显的优势在于,每颗芯片里面都有“身份证”,有一个密码。那么,这些电子雷管在什么地点起爆、在什么时间起爆,都能得到管理,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大大增加。这一成果不仅响应了国家号召,实现电子雷管从生产、存储、运输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有效监控,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还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早前使用国外的电子雷管,一发就要100美元。国内整个产业链发展到现在,一发电子雷管的价格只需要十几元人民币。”梁骏说,电子雷管在全国的用量一年近10亿发,其所在公司现在的供应量约1亿发。
活动现场,记者在梁骏的指导下,尝试了一次虚拟“点火”。在一个比手机略大一些的控制器上,只需要两个步骤,电子雷管的演示灯就一个接一个亮起来。“灯亮了,就代表起爆了。”梁骏说。此次演示的产品,是梁骏特意为本次活动设计的简易版本,更通俗易懂,让来现场参观的职工朋友,可以一睹这款芯片的神奇之处。
一番体验下来,不得不感叹,难怪这款产品被矿工们亲切地称为“露天王”。其背后,是梁骏和他的团队白天下矿山、钻隧道,向一线炮工老大哥请教爆破知识,晚上在实验室模拟场景、优化方案,从而研发出来的成果。经过几年的迭代升级,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已经是第三代产品。与之前的两代相比,其最大的改进是“确保绝对安全”。
“任何领域,只要找到能推动行业进步的那个‘点’,都有机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梁骏表示,“就比如爆破行业,非常传统,我们依然可以实现创新。把新的技术引进来,解决掉它在安全性方面的老难题。对我们企业来说,不仅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也能够在市场中获得利润,一举多得。”
梁骏同时提到,国家对产业的政策支持非常重要。他的这项成果正是因为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市场进行了普及,才能够实现有问题马上就能迭代更新,并带动起整个产业链,降低成本,让相关企业都用得起电子雷管。
能在这次创新交流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操作法,梁骏认为非常有意义。“大力推广职工创新活动,对职工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参与进来、行动起来。”梁骏希望借此机会,通过自己的故事,传递出一个信念——创新路上,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
梁骏在进行芯片测试。
高可靠性电子雷管主控芯片。
项目名称:
高可靠性电子雷管主控芯片
重大突破:
每颗芯片里面都有“身份证”,有一个密码。那么,这些电子雷管在什么地点起爆、在什么时间起爆,都能得到管理,大大提高了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记者吴晓静报道 一块盘子大小的硅片,竟能切割出5200多颗芯片!在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现场,行业大咖们纷纷拿出了“真家伙”。你一定不能错过职工先进操作法成果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杭州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梁骏带来了他的高可靠性电子雷管主控芯片运用操作法。这款芯片于昨日获得了2024年浙江省首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一等成果。
别看这些小小的芯片,迸发出的“能量”超乎想象。该成果主要用于基建和矿产开发。它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变化?梁骏举了个例子,“比如拆除一幢楼房,以往火药控制的爆破没有办法决定它的走向。但是有了电子雷管的控制,你让它往东倒,它一定不会往西倒。爆破效果特别好,可以精确到毫秒。”
更为明显的优势在于,每颗芯片里面都有“身份证”,有一个密码。那么,这些电子雷管在什么地点起爆、在什么时间起爆,都能得到管理,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大大增加。这一成果不仅响应了国家号召,实现电子雷管从生产、存储、运输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有效监控,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还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早前使用国外的电子雷管,一发就要100美元。国内整个产业链发展到现在,一发电子雷管的价格只需要十几元人民币。”梁骏说,电子雷管在全国的用量一年近10亿发,其所在公司现在的供应量约1亿发。
活动现场,记者在梁骏的指导下,尝试了一次虚拟“点火”。在一个比手机略大一些的控制器上,只需要两个步骤,电子雷管的演示灯就一个接一个亮起来。“灯亮了,就代表起爆了。”梁骏说。此次演示的产品,是梁骏特意为本次活动设计的简易版本,更通俗易懂,让来现场参观的职工朋友,可以一睹这款芯片的神奇之处。
一番体验下来,不得不感叹,难怪这款产品被矿工们亲切地称为“露天王”。其背后,是梁骏和他的团队白天下矿山、钻隧道,向一线炮工老大哥请教爆破知识,晚上在实验室模拟场景、优化方案,从而研发出来的成果。经过几年的迭代升级,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已经是第三代产品。与之前的两代相比,其最大的改进是“确保绝对安全”。
“任何领域,只要找到能推动行业进步的那个‘点’,都有机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梁骏表示,“就比如爆破行业,非常传统,我们依然可以实现创新。把新的技术引进来,解决掉它在安全性方面的老难题。对我们企业来说,不仅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也能够在市场中获得利润,一举多得。”
梁骏同时提到,国家对产业的政策支持非常重要。他的这项成果正是因为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市场进行了普及,才能够实现有问题马上就能迭代更新,并带动起整个产业链,降低成本,让相关企业都用得起电子雷管。
能在这次创新交流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操作法,梁骏认为非常有意义。“大力推广职工创新活动,对职工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参与进来、行动起来。”梁骏希望借此机会,通过自己的故事,传递出一个信念——创新路上,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
梁骏在进行芯片测试。
高可靠性电子雷管主控芯片。
项目名称:
高可靠性电子雷管主控芯片
重大突破:
每颗芯片里面都有“身份证”,有一个密码。那么,这些电子雷管在什么地点起爆、在什么时间起爆,都能得到管理,大大提高了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记者吴晓静报道 一块盘子大小的硅片,竟能切割出5200多颗芯片!在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现场,行业大咖们纷纷拿出了“真家伙”。你一定不能错过职工先进操作法成果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杭州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梁骏带来了他的高可靠性电子雷管主控芯片运用操作法。这款芯片于昨日获得了2024年浙江省首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一等成果。
别看这些小小的芯片,迸发出的“能量”超乎想象。该成果主要用于基建和矿产开发。它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变化?梁骏举了个例子,“比如拆除一幢楼房,以往火药控制的爆破没有办法决定它的走向。但是有了电子雷管的控制,你让它往东倒,它一定不会往西倒。爆破效果特别好,可以精确到毫秒。”
更为明显的优势在于,每颗芯片里面都有“身份证”,有一个密码。那么,这些电子雷管在什么地点起爆、在什么时间起爆,都能得到管理,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大大增加。这一成果不仅响应了国家号召,实现电子雷管从生产、存储、运输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有效监控,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还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早前使用国外的电子雷管,一发就要100美元。国内整个产业链发展到现在,一发电子雷管的价格只需要十几元人民币。”梁骏说,电子雷管在全国的用量一年近10亿发,其所在公司现在的供应量约1亿发。
活动现场,记者在梁骏的指导下,尝试了一次虚拟“点火”。在一个比手机略大一些的控制器上,只需要两个步骤,电子雷管的演示灯就一个接一个亮起来。“灯亮了,就代表起爆了。”梁骏说。此次演示的产品,是梁骏特意为本次活动设计的简易版本,更通俗易懂,让来现场参观的职工朋友,可以一睹这款芯片的神奇之处。
一番体验下来,不得不感叹,难怪这款产品被矿工们亲切地称为“露天王”。其背后,是梁骏和他的团队白天下矿山、钻隧道,向一线炮工老大哥请教爆破知识,晚上在实验室模拟场景、优化方案,从而研发出来的成果。经过几年的迭代升级,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已经是第三代产品。与之前的两代相比,其最大的改进是“确保绝对安全”。
“任何领域,只要找到能推动行业进步的那个‘点’,都有机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梁骏表示,“就比如爆破行业,非常传统,我们依然可以实现创新。把新的技术引进来,解决掉它在安全性方面的老难题。对我们企业来说,不仅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也能够在市场中获得利润,一举多得。”
梁骏同时提到,国家对产业的政策支持非常重要。他的这项成果正是因为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市场进行了普及,才能够实现有问题马上就能迭代更新,并带动起整个产业链,降低成本,让相关企业都用得起电子雷管。
能在这次创新交流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操作法,梁骏认为非常有意义。“大力推广职工创新活动,对职工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参与进来、行动起来。”梁骏希望借此机会,通过自己的故事,传递出一个信念——创新路上,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
梁骏在进行芯片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