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胡翀报道
金秋十月是成熟和收获的季节。昨日,众人瞩目的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在杭州拉开帷幕。主展馆的核心地标——“创新之火”熠熠生辉,全程“见证”了这场以职工为主角的创新交流活动。
启动仪式上,一身红色工装的虚拟职工“XIN仔”惊艳亮相,并和浙江广电主持人小强一同担任活动司仪。
“大家好,我是‘XIN仔’。问我是哪个XIN?是匠心的‘心’,是创新的‘新’,也是薪火相传的‘薪’……”“XIN仔”的这声问候,如一声响雷,在浙江大地上,发出了创新无处不在的时代强音,更宣告了就在当下,未来已来。
“这个AI形象非常生动,它是我们浙江职工智慧和创新的体现。这是浙江的骄傲,也是我们产业工人的自豪。”与“XIN仔”以这样的方式见面,让受邀参加这次活动的大国工匠、全国劳模、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竺士杰直呼没想到。
然而,让更多人都没想到的是,作为资源小省的浙江,硬是凭借广大职工的努力与奋斗,跃升为经济大省。一直以来,浙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创业史。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人才强省战略部署,提出“使浙江成为各路人才向往的地方”。20多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了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创新创造活力加速释放的良好局面,本次职工创新交流活动,可以说,是对这一良好局面的全方位展示。
“浙江在职工创新工作方面做了那么多有益的探索,这里的职工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有创新的勇气也有创新的底气。回去以后,要好好和同事、领导们学习、消化,也期待未来,在创新领域与浙江的广大职工擦碰出更多火花。”来自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国工匠张冬伟欣喜地表示,来参加活动,太值了,一边说,一边忙着与浙江的职工、工匠、劳模代表互加微信,留下了联系方式。
启动仪式上发布了2024年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企业职工创新工作站和先进职业操作法;揭晓了2024年度浙江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十大技术攻关项目,2024年浙江省首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看着榜单的发布,全国劳模、浙江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感慨万千。从一名普通初中生嵌线工,到如今走上科技创新之路,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她说,除了不懈努力之外,还得益于一份良好的心态。“搞技术攻关很辛苦,一次次失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功,这时候就要保持好心态,因为一旦成功了,那份喜悦会让人感到无比幸福。”
从步鑫生的剪刀,到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传统的浙江纺织行业依托职工的匠心织造,不断创新,已形成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是我省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从业职工超过100万人;吉利、零跑、合众等11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用一项项核心技术、一个个智能产品,实现了浙江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精彩蜕变;首次发现月壤颗粒表面玻璃层中有大量以气泡形式存在的氦-3气体,做到世界最薄的0.015毫米的精密手撕钢……这一切得以实现,靠的是以竺士杰、施文美为代表的广大浙江职工的不懈努力,是他们用初心抱负、创新智慧,书写下“三个精神”的时代篇章。几乎每一位来到活动现场的劳模工匠,都经历过“不行吗?”的自我怀疑,也发出过“不信了!”“不甘心!”的自我鼓励,再到“不放弃”的执着追求,最终成就了精彩。
刚刚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的许振超在活动现场动情地说:“这次来浙江,短短时间,感受非常强烈。咱们浙江职工的创新氛围特别炽热,创新的热情十分高涨。浙江在措施政策支撑、创新矩阵打造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希望在这之后开展的‘劳模工匠助企行——大国工匠进浙江’专项行动中,与浙江同行有更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5999次的失败,换来第6000次的成功。”展馆一角,传来了职工创新项目路演活动的声音,来自浙江奥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彭仁杰站在舞台中央分享自己团队的创新历程……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浙江职工用实际行动,发出最强有力的创新宣言:用匠心、致创新。他们以敢首创勇创造的气魄奏响“世界创新看中国,中国创新看浙江,浙江创新看我们”的时代强音!
记者胡翀报道
金秋十月是成熟和收获的季节。昨日,众人瞩目的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在杭州拉开帷幕。主展馆的核心地标——“创新之火”熠熠生辉,全程“见证”了这场以职工为主角的创新交流活动。
启动仪式上,一身红色工装的虚拟职工“XIN仔”惊艳亮相,并和浙江广电主持人小强一同担任活动司仪。
“大家好,我是‘XIN仔’。问我是哪个XIN?是匠心的‘心’,是创新的‘新’,也是薪火相传的‘薪’……”“XIN仔”的这声问候,如一声响雷,在浙江大地上,发出了创新无处不在的时代强音,更宣告了就在当下,未来已来。
“这个AI形象非常生动,它是我们浙江职工智慧和创新的体现。这是浙江的骄傲,也是我们产业工人的自豪。”与“XIN仔”以这样的方式见面,让受邀参加这次活动的大国工匠、全国劳模、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竺士杰直呼没想到。
然而,让更多人都没想到的是,作为资源小省的浙江,硬是凭借广大职工的努力与奋斗,跃升为经济大省。一直以来,浙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创业史。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人才强省战略部署,提出“使浙江成为各路人才向往的地方”。20多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了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创新创造活力加速释放的良好局面,本次职工创新交流活动,可以说,是对这一良好局面的全方位展示。
“浙江在职工创新工作方面做了那么多有益的探索,这里的职工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有创新的勇气也有创新的底气。回去以后,要好好和同事、领导们学习、消化,也期待未来,在创新领域与浙江的广大职工擦碰出更多火花。”来自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国工匠张冬伟欣喜地表示,来参加活动,太值了,一边说,一边忙着与浙江的职工、工匠、劳模代表互加微信,留下了联系方式。
启动仪式上发布了2024年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企业职工创新工作站和先进职业操作法;揭晓了2024年度浙江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十大技术攻关项目,2024年浙江省首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看着榜单的发布,全国劳模、浙江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感慨万千。从一名普通初中生嵌线工,到如今走上科技创新之路,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她说,除了不懈努力之外,还得益于一份良好的心态。“搞技术攻关很辛苦,一次次失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功,这时候就要保持好心态,因为一旦成功了,那份喜悦会让人感到无比幸福。”
从步鑫生的剪刀,到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传统的浙江纺织行业依托职工的匠心织造,不断创新,已形成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是我省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从业职工超过100万人;吉利、零跑、合众等11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用一项项核心技术、一个个智能产品,实现了浙江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精彩蜕变;首次发现月壤颗粒表面玻璃层中有大量以气泡形式存在的氦-3气体,做到世界最薄的0.015毫米的精密手撕钢……这一切得以实现,靠的是以竺士杰、施文美为代表的广大浙江职工的不懈努力,是他们用初心抱负、创新智慧,书写下“三个精神”的时代篇章。几乎每一位来到活动现场的劳模工匠,都经历过“不行吗?”的自我怀疑,也发出过“不信了!”“不甘心!”的自我鼓励,再到“不放弃”的执着追求,最终成就了精彩。
刚刚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的许振超在活动现场动情地说:“这次来浙江,短短时间,感受非常强烈。咱们浙江职工的创新氛围特别炽热,创新的热情十分高涨。浙江在措施政策支撑、创新矩阵打造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希望在这之后开展的‘劳模工匠助企行——大国工匠进浙江’专项行动中,与浙江同行有更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5999次的失败,换来第6000次的成功。”展馆一角,传来了职工创新项目路演活动的声音,来自浙江奥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彭仁杰站在舞台中央分享自己团队的创新历程……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浙江职工用实际行动,发出最强有力的创新宣言:用匠心、致创新。他们以敢首创勇创造的气魄奏响“世界创新看中国,中国创新看浙江,浙江创新看我们”的时代强音!
记者胡翀报道
金秋十月是成熟和收获的季节。昨日,众人瞩目的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在杭州拉开帷幕。主展馆的核心地标——“创新之火”熠熠生辉,全程“见证”了这场以职工为主角的创新交流活动。
启动仪式上,一身红色工装的虚拟职工“XIN仔”惊艳亮相,并和浙江广电主持人小强一同担任活动司仪。
“大家好,我是‘XIN仔’。问我是哪个XIN?是匠心的‘心’,是创新的‘新’,也是薪火相传的‘薪’……”“XIN仔”的这声问候,如一声响雷,在浙江大地上,发出了创新无处不在的时代强音,更宣告了就在当下,未来已来。
“这个AI形象非常生动,它是我们浙江职工智慧和创新的体现。这是浙江的骄傲,也是我们产业工人的自豪。”与“XIN仔”以这样的方式见面,让受邀参加这次活动的大国工匠、全国劳模、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竺士杰直呼没想到。
然而,让更多人都没想到的是,作为资源小省的浙江,硬是凭借广大职工的努力与奋斗,跃升为经济大省。一直以来,浙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创业史。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人才强省战略部署,提出“使浙江成为各路人才向往的地方”。20多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了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创新创造活力加速释放的良好局面,本次职工创新交流活动,可以说,是对这一良好局面的全方位展示。
“浙江在职工创新工作方面做了那么多有益的探索,这里的职工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有创新的勇气也有创新的底气。回去以后,要好好和同事、领导们学习、消化,也期待未来,在创新领域与浙江的广大职工擦碰出更多火花。”来自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国工匠张冬伟欣喜地表示,来参加活动,太值了,一边说,一边忙着与浙江的职工、工匠、劳模代表互加微信,留下了联系方式。
启动仪式上发布了2024年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企业职工创新工作站和先进职业操作法;揭晓了2024年度浙江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十大技术攻关项目,2024年浙江省首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看着榜单的发布,全国劳模、浙江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感慨万千。从一名普通初中生嵌线工,到如今走上科技创新之路,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她说,除了不懈努力之外,还得益于一份良好的心态。“搞技术攻关很辛苦,一次次失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功,这时候就要保持好心态,因为一旦成功了,那份喜悦会让人感到无比幸福。”
从步鑫生的剪刀,到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传统的浙江纺织行业依托职工的匠心织造,不断创新,已形成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是我省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从业职工超过100万人;吉利、零跑、合众等11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用一项项核心技术、一个个智能产品,实现了浙江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精彩蜕变;首次发现月壤颗粒表面玻璃层中有大量以气泡形式存在的氦-3气体,做到世界最薄的0.015毫米的精密手撕钢……这一切得以实现,靠的是以竺士杰、施文美为代表的广大浙江职工的不懈努力,是他们用初心抱负、创新智慧,书写下“三个精神”的时代篇章。几乎每一位来到活动现场的劳模工匠,都经历过“不行吗?”的自我怀疑,也发出过“不信了!”“不甘心!”的自我鼓励,再到“不放弃”的执着追求,最终成就了精彩。
刚刚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的许振超在活动现场动情地说:“这次来浙江,短短时间,感受非常强烈。咱们浙江职工的创新氛围特别炽热,创新的热情十分高涨。浙江在措施政策支撑、创新矩阵打造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希望在这之后开展的‘劳模工匠助企行——大国工匠进浙江’专项行动中,与浙江同行有更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5999次的失败,换来第6000次的成功。”展馆一角,传来了职工创新项目路演活动的声音,来自浙江奥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彭仁杰站在舞台中央分享自己团队的创新历程……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浙江职工用实际行动,发出最强有力的创新宣言:用匠心、致创新。他们以敢首创勇创造的气魄奏响“世界创新看中国,中国创新看浙江,浙江创新看我们”的时代强音!
记者胡翀报道
金秋十月是成熟和收获的季节。昨日,众人瞩目的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在杭州拉开帷幕。主展馆的核心地标——“创新之火”熠熠生辉,全程“见证”了这场以职工为主角的创新交流活动。
启动仪式上,一身红色工装的虚拟职工“XIN仔”惊艳亮相,并和浙江广电主持人小强一同担任活动司仪。
“大家好,我是‘XIN仔’。问我是哪个XIN?是匠心的‘心’,是创新的‘新’,也是薪火相传的‘薪’……”“XIN仔”的这声问候,如一声响雷,在浙江大地上,发出了创新无处不在的时代强音,更宣告了就在当下,未来已来。
“这个AI形象非常生动,它是我们浙江职工智慧和创新的体现。这是浙江的骄傲,也是我们产业工人的自豪。”与“XIN仔”以这样的方式见面,让受邀参加这次活动的大国工匠、全国劳模、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竺士杰直呼没想到。
然而,让更多人都没想到的是,作为资源小省的浙江,硬是凭借广大职工的努力与奋斗,跃升为经济大省。一直以来,浙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创业史。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人才强省战略部署,提出“使浙江成为各路人才向往的地方”。20多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了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创新创造活力加速释放的良好局面,本次职工创新交流活动,可以说,是对这一良好局面的全方位展示。
“浙江在职工创新工作方面做了那么多有益的探索,这里的职工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有创新的勇气也有创新的底气。回去以后,要好好和同事、领导们学习、消化,也期待未来,在创新领域与浙江的广大职工擦碰出更多火花。”来自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国工匠张冬伟欣喜地表示,来参加活动,太值了,一边说,一边忙着与浙江的职工、工匠、劳模代表互加微信,留下了联系方式。
启动仪式上发布了2024年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企业职工创新工作站和先进职业操作法;揭晓了2024年度浙江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十大技术攻关项目,2024年浙江省首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看着榜单的发布,全国劳模、浙江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感慨万千。从一名普通初中生嵌线工,到如今走上科技创新之路,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她说,除了不懈努力之外,还得益于一份良好的心态。“搞技术攻关很辛苦,一次次失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功,这时候就要保持好心态,因为一旦成功了,那份喜悦会让人感到无比幸福。”
从步鑫生的剪刀,到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传统的浙江纺织行业依托职工的匠心织造,不断创新,已形成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是我省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从业职工超过100万人;吉利、零跑、合众等11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用一项项核心技术、一个个智能产品,实现了浙江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精彩蜕变;首次发现月壤颗粒表面玻璃层中有大量以气泡形式存在的氦-3气体,做到世界最薄的0.015毫米的精密手撕钢……这一切得以实现,靠的是以竺士杰、施文美为代表的广大浙江职工的不懈努力,是他们用初心抱负、创新智慧,书写下“三个精神”的时代篇章。几乎每一位来到活动现场的劳模工匠,都经历过“不行吗?”的自我怀疑,也发出过“不信了!”“不甘心!”的自我鼓励,再到“不放弃”的执着追求,最终成就了精彩。
刚刚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的许振超在活动现场动情地说:“这次来浙江,短短时间,感受非常强烈。咱们浙江职工的创新氛围特别炽热,创新的热情十分高涨。浙江在措施政策支撑、创新矩阵打造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希望在这之后开展的‘劳模工匠助企行——大国工匠进浙江’专项行动中,与浙江同行有更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5999次的失败,换来第6000次的成功。”展馆一角,传来了职工创新项目路演活动的声音,来自浙江奥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彭仁杰站在舞台中央分享自己团队的创新历程……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浙江职工用实际行动,发出最强有力的创新宣言:用匠心、致创新。他们以敢首创勇创造的气魄奏响“世界创新看中国,中国创新看浙江,浙江创新看我们”的时代强音!